最新消息:

基本信息

状态:
乡村渔事
位置:现代小说·乡野风情
作者:春田草
发表:2008/9/21 10:29:33
阅读:73276
等级: ★★★★
编辑按[漂泊自由的阿杰]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选项
正常登录 隐身登录
第1章 渔人絮语
第28章 扬眉吐气
第33章 皆大欢喜
待续...
有时候鱼也是精明的
  
  封河以后钓鱼的感觉真是太爽了,你不用担心没有鱼,只是担心你准备的蚯蚓够不够用。刚开始那会,每次去钓鱼收获都是丰富的,有的时候一个早上就可钓上个十多条鲤鱼,大的两斤多,小的七八两,家里的冰箱里搁满了鱼。那段时间一家人吃鱼都吃怕了。为了把鱼做得更美味一点,我把鱼清蒸过、黄焖过、用泡椒炒过、油炸过,什么五柳鱼、糖醋鱼、豆豉鱼、水煮鱼、酸菜鱼也都尝试着做过,也感觉不出鱼有多么好吃。可能鱼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味道的吧。
  在多年的钓鱼生活中,我始终认为鱼其实也和人一样的,也会“吃一堑,长一智”的。试想一下,原来一起争抢食物的同类越来越少了,它们能没有一点警觉吗?又或者某条鱼不小心咬了钩,又被不小心的钓鱼人给它弄脱了钩,这条鱼能不长记性吗?人有“一朝挨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鱼类也应当是有的。不管我们怎样去推测、去想象,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鱼儿们对大量抛下河的蚯蚓已经不感兴趣了。鱼越来越难钓了。风靡一时的乡村钓鱼风在持续了大约一个多月后慢慢地有所降温了。因为鱼开始变得精明起来了。
  不过这样也好,每当双休日,我们去河边钓鱼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好钓位了。少了点喧哗的河边,我静静地坐在钓位上,眼睛紧盯着浮标,盼望着鱼儿快点来吃钓,可等了半天也没见有鱼来,钓位周围鱼星不断,分明就是有鱼嘛。怪事了,鱼为什么不吃钓,我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不然改变环境,那我们就先改变自己吧!经过总结,我得出一个结论,不是鱼不吃蚯蚓,而是鱼已经知道这蚯蚓是糖衣炮弹了,面对危险它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如果让它们消除警惕心,它们还是不会放过嘴边美味的。但怎样消除鱼的警惕心呢?灵机一动中,小时候喂鱼时用的那招无钩钓鱼法在脑海中出现了。我决定试试。
  我把钓竿提起来,先不忙下钓,而是向水里撒上几条蚯蚓,然后就静静地观察,看有没有鱼来抢吃。哪知道,没有装钩的蚯蚓下水后很快被鱼儿抢光了。说明鱼还是吃蚯蚓的。接着投下几条,又抢光了。然后我试着一条一条的投,鱼儿们在水里已经是来之不拒了。见时机差不多了,我故意停下一会不投蚯蚓了,让鱼群在水里来回寻觅,然后再把蚯蚓装钩下钓。这回蚯蚓还没沉到水底,就引来一条大家伙的截杀了。它以为这回投下的还是原来的免费午餐,那晓得它失算了。
  上钩的家伙不服气地在水里扑腾着,见扑腾不起作用后,干脆在水里定住了不动了。这种现象叫鱼打桩,它使劲地往下用力,这时如果钓鱼人动作过猛或者钩和线太小的话是禁不住鱼打桩的。我早就识破了鱼的诡计,不慌不忙地握住钓竿,只把鱼绷住,随时提防鱼突然逃窜。果不其然,鱼见打桩不起效,就开始向外逃窜,拉着钓线就笔直地朝深水区冲去。我用的是粗钩粗线,是不用担心它把线拉断的。就把竿直起来,鱼一拉竿就成了弯弓状。一般情况下,只要能把竿立起来,让鱼在逃窜时不能与竿成拔河状态,这条鱼就跑不了的。果然,鱼在努力了几次都没法挣脱的情况下,就有点乏力了。俗话说“程咬金就三板斧”,上钩的大鱼也是一样的,刚开始它们也像程咬金抡三板斧一样凶猛。只要顶得过它的三板斧,它就毫无办法了。不过这时也不能大意,还要适时地遛遛它,保持钓竿的弓形,主动牵引着鱼来遛。原则上是鱼动你就不动,就弓住由它动,鱼不动你就牵引着它动,只要能把鱼弄出水面呛个两三次水,这条鱼就会毫无还手之力了。然后再慢慢地把鱼引到岸边,用抄网把它抄上来。其实钓鱼的乐趣就在这遛鱼之中。钓鱼水平的高低也是在这遛鱼之中体现了。一番搏击后,以我的胜利告终。不过这个钓位也不能呆了,遛鱼时肯定会惊动其它的鱼。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了。同样的方法竟然屡试不爽。大家见这个方法好,纷纷仿效,大家都有收获,河边又是一番其乐融融的景象。可钓鱼永远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几天后,这招也失灵了。
  鱼儿们经过了钓鱼人的历练,慢慢地变得精明起来了。能用蚯蚓钓到鱼的人很少了。人们的渔趣开始变淡了。可几个外来的钓鱼人却重新燃起了人们的钓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