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里鱼儿濒临灭绝的境地,靠水吃鱼的人忧虑了,爱钓鱼的人们忧虑了,想念鱼儿的人们经常面对清可见底没有一条象样鱼儿游动的雅瑶河长吁短叹。有鱼不知无鱼时。这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假如某一天河里真正没有了鱼,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于是人们开始对自己的残忍有所觉醒了,于是在2005年的春天,小小的雅瑶乡刮起了一股封河养鱼的强劲东风。
封河养鱼是村民们的自发行为,动机绝对没有上升到保护生态环境那样的高度。村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河里的鱼尽快多起来,又好有新一轮的疯狂捕杀而已。为了使大家对封河都有一份责任感,大多数的村子采取了股份制。每家一股,有的村一股10元,有的村是20元。每个村都有一两个挑头的人来负责收钱,收钱时,大多时候是拍着胸脯保证,交了股份以后过年就有鱼分,不用愁。在有河边鱼吃的美梦蛊惑下,大多数的村民们都交了钱。少数不爱下河搞鱼的人似乎觉得不交钱没有面子,所以也半推半就地交了股份。一瞬间,封河养鱼成了人们的共识。连我们这些不在村里住的钓鱼爱好者也没有被村民们遗忘,于是这个村封河,交个10元,那个村封河凑个20元。最后一算,反而比村民们多了几个股份。也难怪,雅瑶河蜿蜒地流经过的村寨,哪里没有留下过我们钓鱼的身影。
股份收上来后,汛期过后,各个村陆续地向河里投放了鲤鱼苗。投放鱼苗后,每个村还针对此事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们在封河养鱼期间不准下河从事任何与鱼有关的活动。除了不准电鱼、不准炸鱼、毒鱼等暴力行为外,连相对温柔的网鱼、钓鱼也不准了。公路两旁,沿河两岸写上了有关封河养鱼的一条条醒目标语。有的标语甚至露骨地写着“不准下河捕鱼,违者罚款100元”,有的还写罚500元的,最多的我看见过写罚1000元的。一副只要你不老实,罚死你不商量的口气。本以为封河后我们还可以去钓鱼,却发现并不是这样,一种失落涌上了心头,唉,就算被忽悠一回好了,阿Q了自己几次后,也没把这些放心上了。
不封河不知道,封了才知道这绝对是个好办法。仅仅半年时间,没有了人类的干扰,河里的鱼儿疯长着。到处可见成群的鱼儿在游动了,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白鲍鱼等本河鱼几乎已是泛滥成灾了。投放的鲤鱼苗更是长势喜人,小的也有半把斤,大的差不多突破一斤了。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里无忧无虑地嬉戏着。人们有事无事开始爱到河边站一会,看看鱼儿们的游戏。这时,每当小孩们在河边看见鱼像“看见大蛇屙屎”一般惊呼时,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就可自豪对后生家感慨一番了:“这也算多,你还没见过多的,我们小时候那会啊。”小孩们往往不相信似的又是一阵聒噪:“不会吧,比现在还多。”老人们也就懒得和小屁孩们理论,摆着一副“我吃盐比你吃米多,过桥比你走路多的”深沉样子边眯缝着眼看鱼边惬意地抽他们的老旱烟了。
在鱼儿们疯长的同时,鱼儿们的危机也悄悄来临了。因为各个村的封河养鱼是各自为政的,各村的封河区域都以本村的为主,而在两村相连接的部分,一些禁不住鱼儿诱惑的人开始慢慢开始钻空子下河弄鱼了,封河养鱼面临着严峻的考验。